成语拼音:hū péng huàn yǒu
成语解释:指招引意气相投的人
成语出处:《白雪遗音 马头调 逛窑子》:“呼朋唤友把窑子进。身入迷魂,装烟倒茶,好不殷勤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分句;指招引意气相投的人
繁体字形:嘑朋唤友
英文翻译:make friends with congenial persons
呼:1.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(跟“吸”相对):呼吸。呼出一口气。2.大声喊:呼声。欢呼。呼口号。大声疾呼。3.叫;叫人来:直呼其名。一呼百诺。呼之即来,挥之即去。4.姓。5.形容风声等:北风呼呼地吹。
朋:1.朋友:良朋。宾朋满座。2.结党:朋比为奸。3.伦比:硕大无朋。4.姓。
唤:发出大声,使对方觉醒、注意或随声而来:呼唤。唤醒。唤起。
友:1.朋友:好友。战友。2.相好;亲近:友爱。友好。3.有友好关系的:友人。友邦。友军。4.姓。
“呼朋唤友”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古代茶馆门口的热闹场景,但放到今天的生活里,还能怎么用呢?比如周末烧烤局上,小明在微信群里发了条语音:“大伙儿今晚来我家院子啊,刚买了顶级和牛!”这种吆喝可不就是活生生的“呼朋唤友”吗?这里的关键在于主动发起群体行动,用美食作为媒介,把散落在各处的朋友瞬间凝聚成欢乐的漩涡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词只能用在吃喝玩乐的场合吗?当然不是。去年社区组织防汛志愿者,王阿姨挨家挨户敲门:“老张家的,小李家媳妇,都来搭把手装沙袋!”原本互不往来的邻居们,因为这句“呼朋唤友”形成了临时救援队。这个例子打破了我们对成语的刻板印象,说明只要存在需要协作的场景,就能激活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能量。
值得注意的是,当代年轻人更喜欢用“组队开黑”代替传统说法。当游戏主播在直播间喊着“兄弟们上车”,或者闺蜜群里跳出“姐妹快上线抢限量版”,其实都是在进行数字时代的“呼朋唤友”。这种演变让我想到,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,成语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它能不断融入新场景,而不是困在古籍里当标本。
或许有人疑惑:频繁呼朋唤友会不会显得不够独立?我倒觉得这像是硬币的两面。上周帮创业的朋友搬仓库,十几个老同学开着私家车来帮忙,半天时间省下上万元搬运费。这种基于信任的互助网络,正是“呼朋唤友”创造的隐形价值。关键不在于聚会的次数,而在于每次相聚是否真正建立起有意义的连接。
最后看个反常识的案例:图书管理员在读书会海报上写“呼朋唤友来充电”,把原本个体化的阅读行为变成集体成长仪式。这提醒我们,成语的应用边界远比想象中宽广。当城市的钢筋森林越来越冰冷,主动创造相聚的理由,或许就是对抗孤独感的一剂良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