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chuī
  • shǒu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chuī gǔ shǒu

成语解释:旧时婚丧礼仪中吹打乐器的人,比喻专为别人捧场的人

成语出处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22回:“叫班吹鼓手,壮观壮观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讽刺人

繁体字形:吹皷手

英文翻译:Drummer

吹鼓手的意思

吹:1.合拢嘴唇用力出气:吹灯。吹一口气。2.吹气演奏:吹笛子。3.(风、气流等)流动;冲击:风吹雨打。吹风机。4.说大话;夸口:先别吹,做出成绩来再说。他胡吹一通,你还真信。5.吹捧:又吹又拍。6.(事情、交情)破裂;不成功:婚事告吹。这个月的计划又吹了。

鼓:1.打击乐器,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,中间空,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:腰鼓。手鼓。花鼓。2.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石鼓。蛙鼓。耳鼓。3.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;敲:鼓琴。鼓掌。4.用风箱等扇(风):鼓风。5.发动;振奋:鼓动。鼓励。鼓舞。鼓起勇气。6.凸起;胀大: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。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。7.形容凸起的程度高:钱包很鼓。口袋装得鼓鼓的。8.姓。

手:1.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。2.小巧而便于拿的:手册。手枪。3.拿着:人手一册。4.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:炮手。拖拉机手。能手。选手。5.亲手:手植。手书。6.指本领、手段等:妙手回春。眼高手低。心狠手辣。

成语评论

哎哟喂,咱今天来唠唠“吹鼓手”这个成语!话说这词儿原本指的是古代婚礼或庆典上吹奏乐器的乐手,但现在的用法可就大不一样咯。你猜怎么着?它现在常用来形容那些拼命为别人造势、摇旗呐喊的人,说白了就是“捧场专业户”。比如有人总在朋友圈疯狂转发老板的每句话,还配上三排大拇指,活脱脱就是个现代版吹鼓手嘛!

等等,为啥大家会用“吹鼓手”来形容这类人呢?嘿,这得从它的隐喻说起。就像吹鼓手用乐器制造热闹氛围,现实中有些人也擅长用语言或行动制造“虚假繁荣”。比如直播间里高喊“家人们三二一上链接”的主播,或是把普通产品吹成“行业颠覆者”的营销文案,可不都是新时代的吹鼓手嘛!

不过话又说回来,当吹鼓手就一定不好吗?这事儿得看情况。你看那些真心为公益项目发声的志愿者,或者为优质内容点赞的热心网友,他们其实也在扮演“正面吹鼓手”的角色。关键得看吹捧的是真材实料还是空中楼阁。就像老话说的,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,合理宣传和过度吹嘘之间啊,就差那么一条诚信的底线。

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,现在社交媒体上遍地都是“吹鼓手生态”。你看那些明星超话里的打榜大军,或是新品发布会上的氛围组,不都在用现代方式演绎这个古老成语吗?不过咱也得留神,别让自己变成“无脑吹”——就像我二舅总爱说的:“吹牛皮不打草稿,迟早要露馅儿!”

说到底,“吹鼓手”现象就像把双刃剑。用得好能锦上添花,用得不好就成虚假泡沫了。下次看到有人拼命为某件事造势,不妨多问一句:“这是真材实料的推广,还是皇帝的新衣2.0?”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保持独立思考可比当跟风群众重要多啦!

吹鼓手的造句

  1. 造句 富国基金和国海富兰克林也是迎接乐观来年的吹鼓手.
  2. 造句 英俊的小伙子无需吹鼓手,漂亮的村姑无需田地.
  3. 造句 不过经吹鼓手父子的悉心照料,他已经醒过来。
  4. 造句 这些吹鼓手还真有本事,能让这个人单独跳舞.
  5. 造句 我很高兴与最终结果在这里使这一吹鼓手海狼削减以上。
  6. 造句 吹鼓手一行五人走在前面,他们后面是迎新媳妇的高头大马;鞍前鞍后,披红挂彩。
  7. 造句 如吹鼓手迎亲,大姑娘盼出嫁,小媳妇想娘家,出门人思家乡,年轻人搞对象,小两口吵嘴逗趣等等。
  8. 造句 他写陕北的吹鼓手、闹秧歌、剪纸、说书过年、相亲回门、祈雨听书,他写陕北的荞麦、拦羊、毛驴、石磨、庄稼、沙棘。
  9. 造句 几个至亲之人跪成一线,吹鼓手在前面引路,家下的人员拿着挽幛,虎子拿着母亲的遗像走在队伍的后面,十来个人抬着棺材走在中间。
  10. 造句 只见前面骑马的开道打场子,随后众多“衙役”和吹鼓手一路欢腾。

"吹鼓手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