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ā rén shēn xǐng
成语解释:发:启发;省:醒悟。启发人们深思而有所醒悟。
成语出处:唐 杜甫《游龙门奉先寺》诗:“欲觉闻晨钟,令人发深省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兼语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讲话与文章
繁体字形:發人深省
英文翻译:thought-provoking
发:[fā]1.送出;交付:发货。分发。印发。发了一封信。2.发射:发炮。百发百中。3.产生;发生:发芽。发电。发水。发病。4.表达:发表。发布。发誓。发言。发议论。5.扩大;开展:发展。发扬。发育。6.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:发家。暴发户。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。7.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:面发了。发海参。8.放散;散开:发散。挥发。蒸发。9.揭露;打开:发现。揭发。发掘。10.姓。[fà]头发:毛发。须发。白发。假发。理发。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深:1.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(跟“浅”相对,2.—3.同):深耕。深山。这院子很深。4.深度: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。这间屋子宽一丈,深一丈四。5.深奥:由浅入深。这本书很深,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。6.深刻;深入:深谈。影响很深。7.(感情)厚;(关系)密切:深情。两人的关系很深。8.(颜色)浓:深红。深绿。颜色太深。9.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:深秋。夜已经很深了。10.很;十分:深知。深信。深恐。深表同情。深有此感。11.姓。
省:[shěng]1.行政区划单位。在中国是地方最大的一级行政区域,直属中央。省下设若干市、县。2.指省会:进省开会。3.减免;节约。与“费”相对:省一道工序。省钱。4.简略:省称。省写。5.古官署名:尚书省。中书省。[xǐng]1.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:反省。2.觉悟;明白:省悟。昏迷不省。3.探望;问候(多指对长辈、亲属):省亲。
成语“刻舟求剑”常被用来形容固执己见的行为。比如有人坚持用十年前的工作方式应对当下的智能办公系统,结果效率低下却不愿改变。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:为什么人们明知环境变化却拒绝调整策略?答案或许藏在心理学的舒适区理论里——改变意味着面对未知风险,而惯性思维能带来虚假的安全感。
现实中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。就像“井底之蛙”的寓言,有位程序员朋友曾坚信自己掌握的编程语言永远不会过时,直到行业变革导致他三个月找不到工作。这引出一个更深层的问题:保持开放心态与坚守专业深耕如何平衡?我的观察是,核心技能需要深耕,但认知框架必须保持弹性。就像竹子既有深入土壤的根系,又有随风摆动的柔韧。
当我们讨论“塞翁失马”的故事时,常聚焦在祸福转化的偶然性上。但换个角度看,那位老翁真正值得学习的是他持续耕种的生活态度。去年有位创业者因疫情损失百万订单,却在居家期间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。这提示我们:转机往往藏在持续行动的过程中,而非被动等待命运馈赠。
“盲人摸象”的成语提醒认知局限的存在。记得参加行业论坛时,几位专家对同一市场趋势给出截然相反的判断。这让我意识到,建立全局视野需要主动拼接不同视角的认知碎片,就像拼图游戏,每个局部真相都是完整图景的必要组成部分。
最近重读“愚公移山”有了新体会。小时候觉得这是歌颂毅力的故事,现在更看重其中蕴含的系统思维——移山不只是靠蛮力,还需要制定代际传承的计划,考虑土石运输的路径,预估生态变化的连锁反应。这或许就是古老智慧对现代人的启示:宏大目标必须拆解为可持续的行动模块。
成语作为文化基因,承载着跨越时空的思考方式。当我们用当下的生活体验重新激活这些古老隐喻,就像给传世古画配上现代画框,既能保留传统智慧的精髓,又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别样光彩。重要的是保持这种对话的持续性,让思维在不同时代的智慧碰撞中持续进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