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ǎ lǐ shǎ qì
成语解释:形容愚蠢、糊涂的样子
成语出处: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阿炳这孩子傻里傻气,又蠢又笨,打铁不成,当鞋匠也不成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口语
繁体字形:儍裏儍氣
英文翻译:A fool
傻:1.头脑糊涂;弱智:傻头傻脑。不呆不傻。2.死心眼;不灵活:卖傻力气。傻等。
里:[lǐ]1.(里儿)衣服、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;纺织品的反面:被里儿。衣服里儿。这面是里儿,那面是面儿。2.方位词。里边(跟“外”相对):里屋。里圈。往里走。3.街坊:邻里。里弄。4.家乡:故里。乡里。5.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。6.姓。7.长度单位,1市里等于150丈,合500米。[li]1.里面;内部(跟“外”相对):手里。箱子里。话里有话。2.附在“这、那、哪”等字后边表示地点:这里。那里。头里。
傻:1.头脑糊涂;弱智:傻头傻脑。不呆不傻。2.死心眼;不灵活:卖傻力气。傻等。
气:1.没有一定的形状、体积,能自由散布的物体:气体。2.呼吸:没气了。气厥。气促。气息。一气呵成。3.自然界寒、暧、阴、晴等现象:气候。气温。气象。4.鼻子闻到的味:气味。臭气。5.人的精神状态:气概。气节。气魄。气派。气馁。6.怒,或使人发怒:不要气我了。气恼。气盛(shèng)。忍气吞声。7.欺压:受气。8.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:气功。气血。气虚。9.中医指某种症象:痰气。湿气。10.景象:和气。气氛。气韵(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)。
说到"傻里傻气"这个成语,你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?是顶着纸箱当帽子满街跑的孩童,还是认真数着台阶却总出错的学生?这个看似贬义的词汇里,其实藏着意想不到的智慧光芒。
记得邻居张叔总被笑作"傻气包",他坚持用算盘核对超市电子账单,耗时又费力。可去年系统故障时,全社区只有他的账目分毫不差。人们这才发现,最原始的方式有时恰是最可靠的保险栓。机械重复背后,藏着对抗科技风险的生存智慧。
为什么看似愚钝的做法反而有效?关键在于专注力的聚焦。就像初学自行车的人,死死盯着车把反而容易摔倒,放松身体却能自然保持平衡。当我们放下"必须聪明"的心理包袱,反而能进入心流状态。有个实验显示,用非惯用手写字的人,短期效率虽低,但长期记忆留存率反而更高。
在职场中,我见过最成功的案例往往始于"笨办法"。新人小王被分配整理三年会议记录,他不仅按时间排序,还手工标注出217个决策节点。三个月后公司架构调整,这份"笨功夫"整理的资料成了改革路线图。有时候,走直线的人最先到达,但画地图的人能看清整个地形。
有人认为互联网时代不需要这种"傻气",我却觉得正相反。当算法推送让我们困在信息茧房时,主动打破舒适区的探索精神尤为珍贵。就像孩童拆开玩具车的执着,这种不带功利心的好奇心,往往是突破性创新的起点。下次见到有人用笨方法做事,不妨多观察三分钟——粗糙外壳里,可能包裹着珍珠般的内核。
黄昏的公园里,总能看到坚持数石子练算术的老伯。旁人笑他不懂用计算器,他却说:"屏幕上的数字会消失,脑子里的才算数。"这种固执的选择,何尝不是对抗数字失忆症的温柔抵抗?当我们批判某种行为"傻气"时,或许该先看清背后坚守的价值体系。
真正的智慧,往往穿着傻气的外衣行走人间。它不急着证明自己,就像深埋地下的竹根,表面不见生长,地下早已织就纵横交错的脉络网。在这个追求即时反馈的时代,保留几分"傻气",或许正是守护思维韧性的秘密武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