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ǔ yào shān wú
成语解释:要:主要部分。芜:杂乱。选取重要的,删除杂乱的、没有条理的。多指写文章时应抓住重点。
成语出处: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政事上》:“岑文本谓人曰:‘吾见周论事多矣,援引事类,扬榷古今,举要删芜,会文切理。一字不可加,也不可减。听之靡靡,令人忘倦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;多指写文章时应抓住重点
繁体字形:舉要刪蕪
英文翻译:To be deleted
举:1.往上托;往上伸:举重。举手。高举着红旗。2.举动:义举。壮举。一举一动。一举两得。3.兴起;起:举义。举兵。举火。4.生(孩子):举一男。5.推选;选举:推举。举代表。公举他做学习组长。6.举人的简称:中举。武举。7.提出:列举。举一反三。举个例子。8.全:举座(所有在座的人)。举国。举世。9.姓。
要:[yào]1.重要:主要。紧要。险要。要事。要道。2.重要的内容:纲要。摘要。提要。择要记录。3.希望得到;希望保持:他要一台电脑。这本书我还要呢!4.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;索取:要账。小弟弟跟姐姐要钢笔用。5.请求:她要我替她写信。6.助动词。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:他要学游泳。7.助动词。须要;应该:路很滑,大家要小心!。早点儿睡吧,明天还要起早呢!8.需要:我做件上衣要多少布?。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车要两个小时。9.助动词。将要:我们要出国旅游了。要下雨了。10.助动词。表示估计,用于比较:夏天屋子里太热,树荫底下要凉快得多。11.如果:明天要下雨,我就不去了。12.要么:要就去打球,要就去溜冰,别再犹豫了。[yāo]1.求:要求。2.强迫;威胁:要挟。3.同“邀”。4.又同“腰”。
删:去掉文辞中的某些字句:删改。这一句可以删去。
芜:1.草长得多而乱:荒芜。2.乱草丛生的地方:平芜(草木丛生的原野)。3.比喻杂乱(多指文辞):繁芜。
生活中我们常听到“举要删芜”这个词,但具体怎么用呢?举个例子,小明写作文时总爱堆砌华丽词藻,老师批注“删繁就简,突出重点”——这就是典型的举要删芜。好比整理衣柜,把常年不穿的衣服捐掉,剩下的按季节分类挂好,空间立刻清爽。
有人问:为什么要费劲做减法?其实就像手机清理缓存,看似少了东西,反而让系统跑得更快。上周帮邻居王阿姨整理阳台,扔了三个破花盆和五袋过期肥料后,她惊喜道:“原来我的薄荷能晒到更多阳光!”这种去芜存菁的过程,本质是在创造新可能。
工作中如何实践?记得刚入职时我总想面面俱到,后来主管教我“抓大放小”。比如做市场报告,先确定核心指标,再砍掉冗余数据。就像煮汤时放盐,不是佐料越多越鲜,关键要把握主味。现在做PPT,我会先问自己:观众三小时后还记得住哪三点?
有个有趣现象:越是知识渊博的人,说话反而越简洁。就像老中医把脉,三指一搭就能说出病症。这种能力需要刻意练习,我习惯每天睡前用三十秒概括今日收获。刚开始像挤牙膏,坚持半年后,竟能在电梯里用一句话讲清项目亮点。
信息爆炸的时代,筛选能力比收集本事更重要。上周看到设计师朋友把二十版方案删到三版,客户反而更快拍板。这让我想到玉石雕刻——剔除多余石料的过程,本身就是在塑造价值。或许生活给的原料都差不多,区别就在于我们保留什么,舍弃什么。
下次遇到纠结时刻,不妨试试“三问法则”:这件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?去掉这个部分会影响整体吗?半年后回头看还重要吗?就像修剪盆栽,剪的时候心疼,等新芽冒出来才会懂:有时候,少即是多。